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检测题

   日期:2024-09-1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移动:http://app.1688ku.com/article/730047.html      >>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检测题8.将质量相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石蜡上。8.C解析:甲、乙、丙三块金属放到石蜡表面时,初温相等,经过一定时间后,金属块的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末温也相等,故甲、乙、丙三块金属的温度变化量相同,丙金属块下陷最深,说明熔化的石蜡最多,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检测题

亲爱的同学们,时间过的真快,九年级第一章物理我们已经学完了,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同学们都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没有掌握,为此,老师特准备了一份测试题,检测一下,查缺补漏,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十三章 内能 检测题

(满分100 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体现此规律的是( )

A.细雨濛濛B.桂花飘香C.雪花飞舞D.树叶凋零

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

A.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很难被压缩

B.用杯子盛清水,无论怎样倒,总有少量水残留在杯子上

C.为了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常把零件放到渗碳剂中加热

D.用烧杯盛些脏水,在阳光下可以看到许多微粒在不断运动

3.株洲沿江风光带有一段人造沙滩,在炙热的夏天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烫脚,而站在湘江边的浅水滩处却感到凉爽。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沙子的密度小,水的密度大 B.沙子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小

C.沙子的比热容大,水的比热容小 D.沙子的比热容小,水的比热容大

4. 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间有时只存在引力,有时只存在斥力

B.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

D.气体分子相距很远,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5.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越多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也没有内能

C.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D.火红的铁块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不具有内能

6.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作为测温物质,原因之一是 水银的比热容小

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大

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 ℃的水比0 ℃的冰效果好

7.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凡是物体温度升高,就一定吸收了热量,没有其他方法和途径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到内能小的物体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8.将质量相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石蜡上。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9.一杯水由80 ℃降低到20 ℃放出的热量为Q1,它由30 ℃升高到90 ℃吸收的热量为Q2,则( )

A. Q1<Q2B. Q1>Q2C. Q1=Q2D. 无法比较

10.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间长了,这些字比刚开始写上去时( )

A.容易擦掉B.难擦掉C.难易相同D.不能肯定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几个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不选或选错的得0分)

11. 扩散现象表明( )

A.分子间有作用力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体积很小

12.下述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搓手会让手变暖和

B.不断锻打铁块,铁块温度升高

C.把烧红的工件放到冷水中,工件温度降低

D.水盆里的水放到阳光下照射1688批发网,温度升高

13.我们通常吃的咸鸭蛋,有的地方是将食盐和黄泥以适当比例混合后加水和成泥,裹在鸭蛋表面,十天或半月后鸭蛋就

变咸了。下面分析错误的是( )

A.只有蛋壳有裂缝的蛋才变咸 B.加黄土的目的是将蛋壳腐蚀,使蛋壳变得十分薄

C.此实例说明固体分子间也可发生扩散 D.此方法不能腌制鸭蛋

14.若一个物体放出热量,那么它的温度将( )

A.可能降低 B.一定升高 C.可能不变 D.一定不变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5.校门口新搬来一个烤臭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就能闻到烤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过烧烤后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

16.焊接金属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仿照荷叶上的水珠自动结合进行焊接,通过高温熔化金属,从而使分子的距离足够近,金属冷却后就焊接到一起;二是爆破焊接技术,它是将金属表面清洁后靠在一起,然后靠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将两金属压接在一起,这两种方法都是利用分子间距(填“较大”或“较小”)时,分子间存在力来实现焊接的。

17.将50 mL的水和50 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 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

18.(山东潍坊中考)白浪河湿地公园的建成大大减弱了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这是利用了水的大的特性;漫步在白浪河湿地公园,闻到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_____;看到河中游动的鱼,这是光的现象形成的鱼的虚像;坐在石凳上感到石凳很热,是由于光照射使石凳的内能,温度升高。

19.我们感到冷时,有时会搓手,有时会使用暖水袋,前者是通过的方法取暖,后者是通过的方法取暖。两种方法都能增加物体的能。

20.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同时给质量和温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液体的温度升高得较慢,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21.在市政建设施工中,我们经常看见工人用切割机切割水泥路面,工人师傅在施工时要不断向锯片上浇水,否则会很快损坏锯片(如图所示),这是由于锯片在切割路面时不断______,使锯片的内能增加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检测题,温度升高。向锯片浇水,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使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22.我国有十分丰富的地热资源,已发现的温泉就有2 000处以上,温泉的温度大多在60 ℃以上。有100 kg的温泉水从60 ℃降到20 ℃放出的热量是。[水的比热容c水=4.2×103 J/(kg·℃)]

23.牛奶最好在低温环境中存放,否则很容易变质。一只纸盒内装有0.25 kg的牛奶,放入电冰箱前的温度为25 ℃;放入电冰箱的冷藏室后,牛奶的温度降低到5 ℃,已知牛奶的比热容为4.0×103 J/(kg·℃)。在这过程中,牛奶放出的热量为。

四、作图、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24.下表列出了五种材料的比热容和密度,请你为一家工厂论证一下,选用什么材料生产煮水壶较为合适?

25.工业上在制造钢铁零件时,为了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常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加热,这样碳分子就可以渗入零件的表层。试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说明其中的道理。

26.用双手分别握住一段铁丝的两端,然后快速地弯折十余次,再用手触摸一下弯折处,你会有什么感觉?请用物理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五、计算、探究题(27题11分,28题16分,共27分)

27.质量为 2 kg、温度为15 ℃的水,当吸收了1.68×105 J 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c水=4.2×103 J/(kg·℃)]

28.如图所示,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会发现打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而打气筒的下部筒壁,特别是底部附近筒壁的温度较高,甚至烫手。对于筒壁发热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a.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升温的气体通过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

b.打气过程中活塞与筒壁之间不断地摩擦生热,使筒壁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这两个使筒壁发热的原因中有一个是主要原因。根据上述筒壁发热现象的描述:

(1)你猜想是主要原因(选填“a”或“b”);

(2)你猜想的依据是:_____。

第十三章 内能 检测题参考答案

1.B

解析:分子的运动我们用肉眼不可能直接看到,只能通过发生的现象来认识。因此我们用肉眼直接看到的现象都不是分子的运动。

2.D 解析:A项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项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项说明固体分子间也有扩散现象,D项能用肉眼直接看见的现象不是分子的运动。

3.D 解析:沙子烫,江水凉,跟它们的密度无关,选项A、B错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这样在同样的日照条件下,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小,沙子的温度变化大,所以江水凉,沙子烫,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4.A解析: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只不过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还是斥力,取决于分子间距离的大小,故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分子间存在着间隙,其中固体分子间距离最小,正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而且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斥力会越来越大,所以才使得固体很难被压缩;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故选项B、D正确。

5.C 解析: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因为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但是,物体内能的大小和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动能是没有关系的,内能只取决于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即温度高低和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不能与宏观上的机械能混淆。

6.D 解析:水银的比热容小,在相同的情况下,吸热升温快容易与人体达到热平衡,这是体温计用水银作为测温物质的原因之一。水的比热容较大,其应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①水的吸(放)热本领强,用其作为散热剂;②水的

温度难改变,对机器或人体起保护作用;③解释内陆、沙漠地区与沿海地区昼夜温差相差很大的原因。故选项A、B、C均正确。冷却食品时0 ℃的冰比0 ℃的水效果好,原因是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选项D错误。

7.D 解析: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并不升高;物体温度升高,表示物体内能增大,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即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并不能说明温度高;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称为内能,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8.C解析:甲、乙、丙三块金属放到石蜡表面时,初温相等,经过一定

时间后,金属块的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末温也相等,故甲、乙、丙三块金属的温度变化量相同,丙金属块下陷最深,说明熔化的石蜡最多,

丙金属块放热最多,所以丙金属块的比热容最大。

9.C 解析:一杯水的质量与比热容一定,而水温由80 ℃降低到20 ℃时,

Δt=60 ℃;水温由30 ℃升高到90 ℃时,Δt=60 ℃,故根据物体的吸、放热公式Q=cmΔt可得Q1=Q2,正确选项为C。

10.B 解析:固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而且固体之间的扩散进行的比较缓慢,所以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间长了粉笔的分子会扩散到黑板里,这些字比刚写上时难擦掉。

11.BC解析:扩散现象是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能够进入对方,一是说明分子在运动,二是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12.AB 解析:搓手是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A选项正确。不断锻打一个铁块,通过外力做

功使铁块温度升高,B选项正确。烧红的工件放到冷水中,通过热传递使工件温度降低,C选项错误。水盆里的水放到阳光下照射,通过热传递使水盆里的水升温,D选项错误。

13. ABD 解析:这是腌制鸭蛋的一种方法,这种鸭蛋在市场上有售,D选项符合题意。鸭蛋之所以能变咸完全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这就说明固体分子间也可发生扩散,C选项不符合题意。如果蛋壳有裂缝,鸭蛋可能腌

得更快,但同时可能造成鸭蛋变质,所以说“只有蛋壳有裂缝的蛋才变咸”是不对的,A选项符合题意。黄土是不会腐蚀蛋壳的,B选项符合题意。

14. AC解析:本题可结合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过程来分析,晶体凝固时虽然放出热量,温度却保持不变;非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15.扩散 加快 解析:闻到臭豆腐味,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扩散现象。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16.较小 引 解析:在分子间距离较小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这样才能依靠分子引力进行焊接。

17.小于 间隙 解析:由于扩散,水分子、酒精分子分别进入对方,扩散现象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18.比热容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折射 增大

19.做功 热传递 内 解析:暖水袋中水的温度高于人体温度,使用时热量从暖水袋向人体传递,是通过热传递

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搓手取暖是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20.B B 解析:由题图可以看出,A、B两种液体,升高相同温度时B需要的时间较长,B温度升高得慢,说明B的比热容大。

21.做功 热传递

22.1.68×107 解析:由放热公式得Q放=c水m(t0-t)=4.2×103×100×(60-20) J=1.68×107 J。

23.2×104 解析:根据公式Q=cmΔt计算。

24.铝 解析:必须保证水壶的材料无毒。铅有毒,不宜做炊具,可以先排除。干泥土的密度虽小,但要做一把同样质量的水壶,干泥土的水壶壶身必然比金属水壶的体积大得多,因此也可排除。剩余三种材料可作如下理论论证:煮水时,水壶吸收的热量Q=cmΔt

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式中的质量可表示为m=ρV,因此水壶吸收的热量为Q=cρVΔt。当水壶壶身体积V相同,煮水时水壶的温度变化Δt相同时,水壶吸收的热量Q与水壶

材料的比热容和密度的乘积成正比。对铝、铜、铁三种材料cρ乘积的比较如下表:

显然,铝的cρ乘积最小,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热最少,所以铝做煮水壶较合适。

25.分子动理论指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分子间存在着间隙,碳分子接触钢铁时,就会进入钢铁之间的间隙,它们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为了加快碳分子的运动速度,需要加热,温度越高hao123,扩散现象进行得也

就越快。

26.感觉发烫。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人对铁丝做功,铁丝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27.解:由公式Q=c水m(t-t0)得,t=+t0= ℃=35 ℃。

28.(1)a (2)因为摩

擦产生的热是传给整个筒壁,压缩气体产生的热主要是在气筒下端传给筒壁。从题中描述的现象得知,气筒上部只是略有发热,而气筒下端却很热,甚至烫手,所以压缩气体产生的热量使气筒发热应该是主要原因。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如侵犯您的权益或不适传播,请邮件通知我们删除】

免责声明: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检测题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netprivacy@qq.com
 
 
更多>同类行业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最新发布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陇ICP备19001095号